全国
噢,汽车,欢迎来到奥车世界!
新能源车购置焦虑在,创新依然不能停
2018-01-06 12:47编辑:admin来源:未知

2017年12月末,国家四部门发出的通知明确,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,我国将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。新政密集出台,无疑将深刻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。但是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,解决消费者顾虑,则是政策成败的关键。

业内预计,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超过100万辆,到2020年,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。新能源汽车大卖,“限牌”政策居功至伟。麦肯锡中国发布的《2017中国汽车消费者调查报告》显示,“限牌”城市买下了全国60%的新能源汽车。这意味着消费者为了求得一个车牌,被引导到买新能源的道路上。这种消费者行为很难说都是人们积极主动的选择结果,但在社会示范上却是释放正能量的。

尽管公众的接受度近年来有所提升,但新能源车续航快速缩水、电动车充电难和小毛病频发等短板和痛点仍未得到有效解决。消费者对国内新能源汽车、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仍有明显顾虑。尤其是对新加入新能源行列、原本没有成熟技术储备的国产车型来说,让客户选择的过程,本身就是充满风险。至于购买进口新能源车型,产品虽然优秀,却几乎不能获得政策鼓励,这无形中又是在保护一批相对落后的生产厂家。

比如目前国产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低于400公里,购车成本和同级别燃油车相比并不会低,甚至还更高。至于充电桩缺乏、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更是普遍。如果不是因为车牌驱动,可能很多几乎是山寨的车型根本就不会有人问津。至于电池安全性问题,同样让公众焦虑。比如燃油车有碰撞标准,但电动车往往没有经过类似的考验,极端情况下,车辆损毁程度如何,缺乏数据支持。

即使是新能源中的混合动力车型,同样存在电池短板的问题。因此在二手市场上,这些车型同样不好卖。相比于汽油发动机可预期的寿命周期,二手买家无法估计电池的衰减速度。更重要的是,新能源车型要跟着厂家的体系进行维护,车辆的修复和再利用除了厂家以外,没有第三方能做到。这自然也限制了许多二手车的需求。将来二手卖不出去,今天的一手需求自然就会被抑制。

这些年,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,类似购车补贴、免征购置税及降低首付比例等,确实和消费者直接相关。还有更多的产业政策,也将推动汽车厂商生产更多高品质产品,间接带动消费升级。和燃油车相同的是,最终产品力更强的品牌才可能存活下来。所以企业需要持续创新、不断迭代,在国际的前沿研发中找出更优秀的替代品。至于单纯依赖政策生存,只会逆向开发、被动模仿的厂家,虽然拥有一波兴盛的时光,难免还是会遭遇市场淘汰。只有真正能解决消费者焦虑的企业,才能和新能源时代一起走得更远。

图片来源网络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其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文件资料,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关于我们

联系方式

免责声明

© 2019-2022 www.ooooch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奥车世界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716428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369号